一、人員安全第一原則
-
現場警戒
- 立即疏散雷擊點周邊 50 米內人員(依據 GB/T 21714.3 雷擊電磁脈沖防護規范)
- 重慶多山地形需注意:雷擊點下方 10 米內可能存在跨步電壓(土壤電阻率>500Ω?m 時)
-
傷員急救
- 優先檢查呼吸心跳(雷擊致死多因心臟驟停)
- 重慶潮濕環境下:用干燥絕緣物(如木棍)移開帶電物體
- 立即撥打 120 并說明雷擊傷特征(焦黑皮膚、金屬熔化痕跡)
二、設備損壞應急處置
-
電子設備搶救
- 立即切斷所有設備電源(含 UPS),防止二次浪涌
- 重慶地區機房建議:使用防靜電周轉箱轉移損壞設備
- 數據恢復:重要服務器不要自行開機,聯系專業數據恢復機構(如重慶航天數據中心)
-
關鍵系統排查
- 防雷器檢查:
- 電源 SPD 是否有機械脫扣指示(C 級 SPD 脫扣需 48 小時內更換)
- 信號防雷器指示燈是否變紅(如華為 OSN 系列設備)
- 接地系統測試:
- 用接地電阻測試儀復測(要求≤4Ω,山地≤10Ω)
- 重慶酸雨區注意檢查引下線銹蝕情況(鍍鋅層厚度<85μm 需更換)
三、供電恢復操作流程
-
停電響應
- 立即切換至備用電源(如柴油發電機),注意 ATS 切換時間<10ms(醫療設備要求)
- 重慶工業企業:檢查變頻器進線端是否有過壓痕跡(電壓畸變率>5% 需停機)
-
線路排查
- 分段合閘檢測:
① 斷開所有負載 ② 合閘總開關 ③ 逐路恢復分支
- 重點檢查:
- 架空線路絕緣子是否爆裂(重慶多丘陵地區易遭直擊雷)
- 電纜接頭是否有水汽(梅雨季節防潮重點)
-
專業檢測
- 邀請重慶市防雷中心進行專項檢測(需提供雷擊時氣象數據)
- 檢測內容:
- 地網沖擊接地電阻(使用 2500V 兆歐表)
- 等電位連接有效性(過渡電阻>0.2Ω 需整改)
四、特殊場景應對方案
-
農村自建房
- 檢查屋頂避雷帶焊接點(焊縫長度不足 8cm 需補焊)
- 重慶農村常用的太陽能熱水器:雷擊后必須更換防電墻組件
-
加油站
- 檢測加油機防爆接線盒(Ex d IIB T3 防護等級)
- 儲油罐接地扁鋼腐蝕度>30% 需更換(重慶沿江地區鹽霧腐蝕快)
-
學校實驗室
- 精密儀器如 ICP-MS 需重新校準(雷擊可能導致光路偏移)
- 化學實驗室:檢查氣瓶防回火裝置是否正常
五、重慶地區特殊注意事項
-
多雷暴季節
- 建立 24 小時值班制度(6-8 月雷暴日>15 天 / 月)
- 配備便攜式雷擊計數器(如重慶大學研發的智能監測儀)
-
高電阻率土壤
- 使用長效降阻劑(如重慶交通大學專利產品)
- 人工接地體埋設深度≥2 米(避開巖石層)
-
老舊設備
- 2010 年前安裝的防雷器建議全部更換(老舊 MOV 元件易失效)
- 磚混結構房屋加裝避雷帶時,需使用 M12 化學錨栓(抗拔力≥60kN)
應急響應流程圖:
發現雷擊→人員疏散→切斷總電源→初步設備檢查→聯系專業機構→分段供電測試→全面檢測整改
建議每年雷雨季節前進行一次聯合演練,重點模擬雷擊斷電場景下的應急流程。重慶地區推薦使用 “智慧防雷” 系統(如重慶市氣象局推廣的物聯網監測平臺),可實時預警雷擊風險并記錄設備狀態。